-
- 细说唐代的煎茶法
唐代煎茶法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茶艺的发展和推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唐代煎茶法的过程比较繁复,但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茶叶,从而使得茶艺更加精湛,更加受人推崇。煎茶法是唐代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严格的水、火候、器具和工序,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味道。唐代煎茶法的程式包括列具、取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1017
-
- 【茶艺】唐代煮茶法:一沸、二沸、三沸,完美口感的煮茶过程(唐代的煮茶法并“微有声”称为一沸)
唐代是我国煮茶法的黄金时期,煮茶技艺更是被茶圣陆羽称为一沸、二沸、三沸,不断追求茶汤的精湛口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唐代煮茶法,感受一沸、二沸、三沸的不同口感吧!一、一沸: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在煮茶的过程中,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便达到了一沸。这时,我们可以用瓢舀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681
-
- 【品茶文化】唐代茶具: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唐代茶具:茶罐)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黄金时期,茶具的制作也达到了一种高度。茶具分为茶罐和茶漏两部分,均为陶瓷质地。其中,茶罐高11厘米,罐身最大直径12厘米;茶漏高4厘米,直径为6厘米。整个茶具造型古拙而不失优美,器形简洁却颇为实用,其内陷并向外延展的口沿设计(方便倒茶)便是最好的证明。【匠心独运】茶罐与茶漏的设计细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541
-
- 10首最美茶诗,带你品味茶艺之美(10首最美茶诗: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中国传统八雅,茶艺是其中一项,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人墨客多爱茶。茶,人在草木间,自然、纯粹、淡薄、恬适,而宁静致远也!下面我们来品味10首最美茶诗,感受茶艺之美。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表达了他无法抑制对茶的爱慕之情,愿意把自己的茶碗寄给心爱的人。2.香叶,嫩芽,这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642
-
- 【鸠坑茶:传承千年的茶韵文化】(鸠坑茶茶史追溯介绍)
鸠坑茶,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名字,源于唐代茶圣陆羽所撰写的《茶经》。据《唐国史补》记载,睦州鸠坑茶在唐代就享有盛誉,被列为全国十五大名茶之一。而到了元朝,《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也将鸠坑茶列为茶品佳品。鸠坑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水蒸工艺。据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品尝后的诗句描述,鸠坑茶的茶香、茶色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910
-
- 唐代茶艺:品味陆羽《茶经》中的茶具世界(唐代茶具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兴旺发达的时期,茶饮及茶文化已发展成熟。这一时期,唐代的茶具在中国茶具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饮茶之风在唐代极为盛行,文人士大夫们更将饮茶视为风雅之事。因此,人们不但重视茶叶的色泽、香气、味道及烹煮方法,而且非常重视茶具。唐代的茶具种类繁多,包括碗、瓯、执壶、杯、釜、罐、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1097
-
- 唐代宫廷煮茶饮酒必备的银器(唐代宫廷煮茶喝酒用哪些银器)
随着1982年元旦镇江市丁卯桥发现的唐代银器窖藏,我们得以了解唐代宫廷煮茶饮酒时使用的银器。这些银器包括酒瓮、盆、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鎏金酒令筹、托、碗、盒、镯、钗等。唐代盛行煮茶,茶鍑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鍑中煎煮。火箸在唐代煮茶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类似于现代的筷子。火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820
-
- 简谈历代茶法与茶器:绕一个大圈子说说什么是茶(一)
在唐代,茶器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唐代开始出现了新的饮茶方法——煎茶,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在煮茶时,陆羽提倡的标准喝法是将饼茶碾成碎末,先在风炉上的茶釜中煮水,侯水微沸,量出茶末往釜心投下,随即用竹筴(策)搅动,待沫悖涨满釜面,便酌入碗中饮用。唐代的茶器
作者 : 时间 : 1年前 浏览 : 1081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暂无相关内容
关注我们
文章标签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