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水仙和奇种等品种都有不同的等级,而每个品种的等级都有其特定的特点。为了确保茶叶的品质,武夷岩茶制定了GB18745-2002标准样品。那么,如何根据这个标准样品来分辨武夷岩茶的等级呢?
首先,看干茶。在看干茶的阶段,一般
其次,看汤色。武夷岩茶茶汤以橙黄、橙黄明亮为主。若精制时焙火程度偏高,内含茶黄素增加茶汤颜色也会随之变得厚重,会显示橙红。但是无论茶汤的颜色为什么,茶汤都要以干净清透明亮为基础。若出现浑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揉捻过度导致茶汤浑浊2:采摘鲜叶过嫩3:走水未到位,导致脱水率未达标使得干燥后的茶叶返青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茶汤滋味淡薄且出现苦涩感,是工艺不达标的表现。
然后,闻香。在毛茶审评的时候香气主要表现为:品种香、地域香。精制后的茶品香气主要表现为:工艺香、品种香以及地域香。在香气审评过程中忌讳出现以下几种香气:杂味、青味、酵味、酸味、闷味这都是在毛茶阶段以及储存焙火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导致的杂香。
最后,尝滋味。武夷岩茶滋味丰富,在审评时一般分为几个方向:茶汤的薄厚、茶汤的回甘程度、是否存在苦涩感、有否落水香及岩韵。若以上几点并没有非常突出一般存在以下几个原因:滋味淡薄:鲜叶采摘偏老、揉捻程度不够导致条索不紧结、做青时走水不完整、原料采摘等级(山场)偏弱。苦涩感:鲜叶采摘老嫩不匀、走水不够到位、揉捻程度过度以及部分品种特性。回甘及落水香主要原因在于原料采摘等级(山场)偏弱及工艺上出现了缺陷。一般而言,茶水的厚重感不够、落水香不足、滋味苦涩感重,可以通过后期精制去改进。但忌讳杂异味,因此审评滋味的最低标准便是茶汤滋味清晰无杂味。
此外,看叶底也是判断武夷岩茶等级的重要标准。叶底的色泽主要表现在绿叶红镶边。红边不匀表示青叶有受损现象、发酵缺陷以及走水不干净等问题。叶片偏青绿色,红边不明显走水不够到位或者炒青过程没有到位。这两种情况下的茶同样会出现苦涩感,并且带有青味。叶底的柔嫩度主要表现在叶底的活度,触感是否扎手,且不会回软。如果叶底偏硬,缺少柔软度和光泽度,则说明采摘偏老或者做青过程中吹风太多。工艺精良的茶,叶底一定是有弹性的、有光泽的、揉搓叶片时不会破碎。叶底的舒展度主要表现在叶片泡在水里会膨胀。舒展性差的茶在冲泡时会具有苦涩感或者香气不好的隐患。叶底的完整度主要表现在外形的好坏。叶底的整碎度可以直观的表现该茶在揉捻工艺中是否存在缺陷。揉捻多度则会导致外形破损且条索不好看,同时在冲泡时不容易把握冲泡程度,容易造成滋味淡薄或滋味过度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