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品茗成为了一种生活的艺术。在古代,茶叶有着几种不同的叫法,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1)槚:在《尔雅·释木第十四》中记载,“槚,苦荼”。而《说文解字》中也提到,“槚,楸也。”“楸,梓也。” 由此可知,槚、楸、梓皆是
(2)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蔎,香草也,从草设声。” 的本来意义是指香草或草香。因为茶具有香味,所以后用借指茶。而段玉裁注云:“香草当作草香。” 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
(3)茗:在《说文解字》中记载,“茗,古通萌。《说文解字》中记载,“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芽,萌也,从草牙声。”茗与萌的本义都是指草木的嫩芽。“茗”字由“艹”和“名”组成,“名”字意为“众口皆碑”、“广为人知”的意思,因而,“茗”字组合起来的意思表示为“众口皆碑的茶”,“广为人知的茶”。
(4)荈:在《茶经》中提到,“荈诧”,而《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提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应是茶饮料。这也是荈为茶的可靠记载。
总结:茶叶在古代有着多种称呼和叫法,如槚、楸、梓、茗等,而茶具的香味使茶成为古代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