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油茶是瑶族、侗族的传统待客食品,具有浓郁的茶香和油香,是桂西北地区山民的传统制作方式。制作过程包括炒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有的还加入葱花、菠菜、猎肝、香菜等食材。
广西油茶版本众多,各有特色,但“打油茶”的说法已经
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先用少许开水浸泡5~10分钟,以减少烟火味及苦涩味,然后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茶叶和猪油一起炒香,加上大量的生姜和葱头,稍炒,随即将其捶茸,捶好后加水烧开熬至出味,放入精盐调味,用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碗中,撒入葱花、香菜末,随配用小碟装好的米花、脆果(类似油炸的面疙瘩)、酥花生、炒米、炒黄豆、排散上桌即成。
此茶茶香、油香,各色食料味齐具,香气浓郁、滋味甘醇,沁人心脾。一旦主妇打好油茶,主人就会请客人席坐,奉上油茶和筷子(用筷是为了食用茶碗中的食料)。
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