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武夷岩茶的发展史:从野生茶到人工栽培,再到红茶龙团风饼的兴衰(武夷岩茶的发展史1)

2023-10-04 09:06 分类: 岩茶 阅读:668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也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武夷岩茶作为武夷山茶类的代表,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受到了茶客们的喜爱。本文将介绍武夷岩茶的发展史,从野生茶到人工栽培,再到红茶龙团风饼的兴衰。

1. 野生茶时期

武夷

山有茶的文字记载,据传始于汉代。神农氏是5000多年前南方华夏诸族的大首领,据有关史籍记载以及五千年年前的武夷悬棺及随葬物品来看,当时的武夷山已有土著部落居住,并有一位称武夷君的部落酋长。民间传说中,也有一位山中老人给当时的酋长武夷君献茶,后人将些老人奉为山神,并建庙祭祀的故事。当时的茶是一种野生茶,不叫岩茶,这种野生茶便是后来武夷茶农称之为“菜茶”的最早母本。

2. 人工栽培茶时期

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武夷山茶就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人工栽培茶。不过当时的武夷茶不是今天的半发酵乌龙茶,而是一种称为“研膏”和“蜡面”的蒸青压制茶。这种茶不发酵,不炒青,采下茶芽稍晾后,便放在器具中蒸熏并压紧烘干。饮用时先研碎,在用沸水冲泡,称之“研膏茶”。蜡面茶制作工艺精良,品质优异,深受当时的宫廷士大夫阶层欢迎。

3. 岩茶时期

需要指出的是,宋代名动一时的“建茶”,虽然与今天的岩茶产于同一地区,却是工艺完全不同的蒸青紧压绿茶。其前身是蜡面茶,但工艺更精致。外观如同一块小圆薄饼,以薄绵纸包裹,面上印有龙凤图案。所以又称为龙团凤饼。龙团凤饼茶采料精细,制作考究,产量极低。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时北苑官焙三十六处,每焙产量仅二、三百斤;元时武夷九曲溪畔的御茶园,最高年产也不过900斤。所以,在整个宋元的数百年间,龙凤团茶贵如黄金,只在宫廷和上层贵族士大夫之间流行,寻常百姓根本见不着模样。也正因为如此奢靡,最后导致茶业的衰落。茶农终年辛苦,所得甚微。

4. 现代武夷岩茶

到了明代,再也不愿生产龙凤团茶,武夷山茶园大量抛荒,茶农四处流离,朝廷不得不停办御茶园,风靡数百年的龙凤团茶,终于消亡。直到中叶以后,武夷县令引入了安徽的松萝制法(炒青散茶制法)。随之,又发展了岩茶、以及红茶制法,武夷山茶业才慢慢开始恢复。

5. 武夷岩茶品种

尽管武夷山红、绿、乌龙茶并存,但品质最好的茶,还是风景名岩区所产的乌龙茶。为了区别别处如闽南安溪、产东凤凰等地所产的乌龙茶,但有人根据武夷山乌龙茶汤喝起来特别酽的特点,将武夷乌龙茶称作酽茶。后来,又根据武夷山多悬崖峭岩的地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如何分辨武夷岩茶的等级(武夷岩茶怎么分等

福建龙岩茶叶礼盒代工厂家,品质保证,低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暂无相关内容

关注我们

    二维码

文章标签

< > Popup Imag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