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产品分为五个品种系列,即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和奇种。武夷山目前产量最大的是水仙和肉桂。传统名丛有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白鸡冠、大红袍本是名丛之首,是武夷茶王,现从名丛中单列出来。大红袍母树有六棵,是不同的6个
岩茶又属于乌龙茶,这里要明白岩茶只是特定武夷山特定区域的称呼,而乌龙茶是大的茶类,所以不冲突。武夷岩茶的特点,就在这个“岩”字上面。岩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闽北地区的武夷山北段,地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茶树种植的环境也是依山势而行,利用岩缝石隙等自然条件顺沿修筑种植,形成独特的石中茶山风景,才产生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说法。而岩茶名字也由此而来,若不是这样有着大量岩石的环境中种植产出的茶叶,怎么也算不得岩茶。也因此,岩茶才有着其他乌龙茶所没有的,独特的“岩韵”。这种岩韵,也被称为岩骨花香,与铁观音的清香和凤凰单枞的浓郁相比,各有风韵。
武夷岩茶按产地来分,传统上分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后来有国家标准(GB/T18745-2006)的“武夷岩茶”——这是用来鉴定岩茶品质和档次的主要划分方式。以前狭义的观点,正岩茶主要指“三坑两涧”一类的名丛,还有其他的岩、坑、涧也是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三坑: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又叫大坑口);两涧:悟源涧、流香涧;还有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