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作为一种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受到了茶人们的喜爱。乌龙茶的加工工艺流程概括为:选菁、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而其中做青作为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 选菁
选
2. 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
在红茶萎凋过程中,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3. 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4. 炒青
炒青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转折点,它像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
5. 揉捻
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6. 初干
初干是炒青后的重要一步,通过高温破坏残留在揉捻后茶叶中的酵素,使期停止发酵作用,并使茶叶体伤口收缩,改善茶叶香气及滋味。
7. 布揉
布揉是茶叶外形的塑造过程,通过这个工序,使茶叶呈现出优美的外形。
8. 解块
将初干茶叶进行解块,让茶叶自然伸曲及透气不会使茶叶产生闷味及水气味。
9. 干燥
干燥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通过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总之,乌龙茶的加工工艺流程经历了选菁、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多个工序。其中做青作为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得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香气和味道,成为茶文化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