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作为我国茶艺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武夷山。那么,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为何会起源于武夷山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步骤。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制作工艺
据传,乌龙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武夷山茶树品种名为“晚甘侯”,茶叶经过蒸青、团茶、饼茶等工艺制成。然而,这些茶叶在保持自然风味、口感和香气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明洪武年间,朝廷颁布令罢龙团,改制散茶。散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只需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但茶叶的采摘需要细嫩尖小,不经萎凋,导致茶叶缺乏熟香浓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人张大复在《闽小记》中提到,经旬月则赤紫如故,说明当时的松罗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叶片内含物得到了适度转化,使茶叶香气、滋味发展。随后,崇安令招黄山僧来制松罗茶,它的香高味浓,遂仿之。松罗茶与散茶存异之处,明代闻龙《茶笺》载:“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
松罗茶虽然香高味浓,但缺乏熟香浓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人又在松罗茶的制茶工艺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如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此外,炒起当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验,人们终于成功克服了以上弊病,摸索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制作工艺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做青的方式包括翻晒、揉捻、炒青等,这些过程使得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发生部分发酵,使茶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综上所述,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武夷山,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验,人们终于成功克服了茶青自然风味的缺陷,发展出了乌龙茶独特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