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它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一带,为尖茶之极品。1912年,太平茶商选用猴坑的魁尖,送交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当时的农商部进行茶叶等级评选,获得了一等奖。之后在1915年,太平商会选送到美国巴
太平猴魁的外形特征是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太平猴魁的正宗产地在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
太平猴魁的真假鉴别从采摘时间开始。太平猴魁的采摘时间也不同于传统绿茶的清明前,而是在谷雨时节采摘。采摘的时候还要遵守“八不要”原则,也就是:无芽不采,叶片过大不采,叶片过小不采,瘦弱不采,弯曲不采,色淡不采,紫芽叶不采,病虫叶不采。采摘挑拣,制作塑型,一切都必须在当天完成。
太平猴魁的制作工艺与外形特征都与周边普通尖茶相似,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别太平猴魁和周边普通尖茶。首先,太平猴魁扁平挺直,魁伟壮实,个头比较大,两叶一芽,叶片长达5-7厘米。其次,冲泡后,芽叶成朵肥壮,就像含苞欲放的白兰花。最后,比一般的绿茶耐冲泡,一般具有兰花香,香气高爽持久。
太平猴魁的兰花香是它的独特之处,也是与其他绿茶品种区分的重要特征。另外,太平猴魁的猴魁之极品的美名也使得它成为了茶中极品。
【太平猴魁冲泡注意事项】
冲泡太平猴魁时,应选用9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第一次冲泡时不要加的太满,到差不多快一半的时候就可以了,等茶叶慢慢的舒展开来;茶叶舒展的差不多时加入第二次开水,等几分钟,等到茶汤温度差不多时就可以进行品饮了。在品饮时不要一次性全部都喝掉,剩下三分之一左右,以便于后面的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