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制作过程略有不同。生茶的制作步骤为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摊晒、蒸压、干燥等,而熟茶的制作步骤为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晒青毛茶)、渥堆发酵、蒸压、干燥、包装等工序。
一、采摘
普洱茶的采摘时间有所差异,一般在每年春
二、摊晾
普洱茶的摊晾工艺被称为“萎凋工艺”,其实这并不准确。普洱茶从鲜叶采摘后,进入了杀青前的摊放工序,我们称为“摊晾”(也叫摊青)。将茶叶摊放在通风、有阳光或热量的环境中,让茶叶中的苦度、涩感挥发,使茶叶软化脱水。摊晾的时间和温度要控制好,一般在22-24℃之间,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三、杀青
杀青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茶菁“杀匀杀透”,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可以通过“看、试、闻、听、摸”感知茶叶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适时地调整灶火和锅的温度、变化炒茶的手法和节奏。
四、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使杀青后的茶菁细胞壁破碎,破碎率一般在40%(烘青、炒青通常在45%-65%以上),以掌握揉捻叶表面有少量茶汁渗出,手捏成团,并有沾手感为度,要求茶叶成条率在70%-75%为宜。不同的揉捻方式会影响茶叶品质。手工揉捻可以更好地掌控揉捻的度,使茶叶成条率更高,品质更好。
五、摊晒
当揉捻工序完成后,茶叶需要及时摊薄到竹簸箕或晒网上进行晾晒。摊晒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苦涩度,但同时也会降低鲜爽度。古树纯料茶的苦涩度本来就较低,保护好鲜爽度,更利于后发酵。
六、蒸压
传统普洱茶(生茶)是通过制作出晒青毛茶后,通过蒸软紧压而成的紧压茶。蒸压对蒸汽温度、质量、洁净度等十分讲究,对后期茶品的影响很大。紧压后,茶叶开始进入后发酵阶段,不同的仓储条件会培育出不同的普洱茶品质。因此,大家不要一味追求普洱茶的明前茶,真正的高品质普洱茶原料往往是产自清明后,谷雨前。
七、干燥
干燥是普洱茶的最后一个环节。普洱茶采用自然风干,不进烤房,这种追求自然干燥的古朴工艺最大风险是遇到天气不好就容易导致茶心干不透,如果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保管不善,就容易发生霉变。自然晾干的方法做出来的茶,刚开始没有烘干的香。但这种干燥方法做出来的茶,后期转化香气更好,口感更活泼。
八、包装
好的包装能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茶品,有利于后发酵。简单朴素的双层包装,内层采用手工棉纸或宣纸,外层采用厚一点密封性好一点的纸张做外观包装,是较为理想的包装方式。
九、仓储
仓储是普洱茶制作工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