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洱茶作为普洱茶的代表品种,具有性温的特点,茶汤红浓透明,口感陈香醇厚,顺滑不苦涩回甘明显,独特的陈香更是让人陶醉。那么,熟普洱茶的性温是如何形成的呢?跟品茶轩一起揭开熟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之谜吧!
1. 茶多酚含量的变化
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茶
2.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变化
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总的变化趋势是: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成品茶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分别是晒青毛茶的1.31倍、1.92倍和6.31倍。这是因为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儿茶素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氧化聚合成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同时部分茶黄素和茶红素又进一步氧化聚合成茶褐素,使茶褐素不断积累。
3. 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加工至成品时,游离氨基酸大幅度下降,其含量下降了57.98%。一方面由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氨基酸作为氮源,导致氨基酸含量减少;另一方面在渥堆结束后,为了防止渥堆过度必须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高温作用,有些氨基酸或挥发散失,或脱羧基形成胺,或脱氨基形成有机酸,或放出氨或二氧化碳而损失掉,导致氨基酸含量大大降低。
4. 咖啡碱含量的变化
咖啡碱是茶叶中的主要嘌呤碱,是构成茶汤的重要滋味物质。咖啡碱含量增加,至加工结束时,普洱熟茶的咖啡碱含量是晒青毛茶原料的1.23倍。加工过程中,从晒青毛茶到发酵半成品,咖啡碱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从发酵半成品到茶成品,咖啡碱的含量又出现了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在蒸气压、干燥工序中使普洱茶的温度升高,咖啡碱同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在高温时各自呈游离状态,但随温度的下降,它们之间形成络合物,导致咖啡碱含量下降。但总体来说,从晒青毛茶到成品茶,咖啡碱的含量是增加的。
5. 水浸出物含量的变化
从晒青毛茶到成品茶的加工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下降了23.36%。发水量越多,水浸出物的减少量越多。这是因为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成分,消耗了部分水浸出物;同时多酚类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非水溶性转化产物,非水溶性转化产物的增加也是导致水浸出物含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小贴士】熟普洱茶的性温特点与加工工艺揭秘,让品茶更上一层楼!熟普洱茶具有性温的特点,茶汤红浓透明,口感陈香醇厚,顺滑不苦涩回甘明显,独特的陈香更是让人陶醉。了解熟普洱茶的加工工艺,让品茶更加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