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毛尖是中国传统茶饮的代表之一,其制作工艺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和流程。本文将介绍婺源毛尖的制作工艺,包括筛分、杀青、揉捻、解块、初烘、摊凉、复烘等步骤,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步骤来制作出优质的毛尖茶叶。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叶要摊放在中间层,以便于空气流通和散发水分。摊放待青气散失,这一步是为了让鲜叶中的水分挥发,同时也可以让茶叶中的水分均匀分布,为下一步的杀青做好准备。
(3)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C,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5)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6)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C,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7)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C,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8)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9)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C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婺源毛尖的鉴别方法: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婺源毛尖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
1、看是否具有松烟香气,松烟香气是沩山毛尖所独有的味道,很好鉴别。
2、辨别香气的高低。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沩山毛尖。
其次,抓一把婺源毛尖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婺源毛尖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