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一个名字中带“红”字的茶品,但实际上它属于乌龙茶,半发酵茶,与红茶全发酵的茶完全不同。然而,由于大红袍的名气很大,很多人误认为它是红茶,这都怪“红”字惹的祸。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
大红袍的“红”,除了跟它所处的环境地貌有关外,还跟它的品种优势有关系,也就是说它是武夷岩茶中的看家作品。常有茶客被大红袍和武夷岩茶的关系困顿,其实“武夷岩茶”是指生长在武夷山境内的所有品种,其中包括大红袍。大红袍和其他品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
大红袍的名气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有着一定的联系。武夷山有三“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有着它自身独特的品质,而且它的茶香给大家带来可不一般的感受。“三红七绿,绿叶红镶边”,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饮之甘冽,齿颊留香,回甘隽永。
大红袍的香气是茶叶有着酯类物质,即包括芳香族酯类、萜烯酯类。经过制作过程中“做青”环节的摇青和发酵,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细微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大红袍的制作技艺没有标准化,全凭制茶师的“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本领,来完成不同香气和滋味的茶品。每一泡好茶的形成,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效应。
此外,武夷山仍有红茶的品种,如产于武夷山桐木关的红茶,是红茶的鼻祖,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进入英国皇室,成为风靡一时的下午茶。因此,武夷山不仅有乌龙茶,也有红茶品种。
总之,想要了解一款茶,喝一杯好的茶,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对于追求品质生活和安宁心灵的茶客来说,大红袍也好,正山小种也好,只要是来自武夷原产地,无污染、无公害,承载制茶人追求、品味与技艺的,都是至味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