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乾隆皇帝的六十年统治期间,茶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间传说中充满了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还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茶的深厚兴趣和品鉴水平。
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
乾隆皇帝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穷奢极欲,倍求精工。他首倡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六十年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参宴者肯定都是当时的非一般人,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
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
本文由品茶轩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