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可追溯到8世纪上半叶,当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照搬了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茶道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长安城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从我国研究佛学回国,在他回国的行李中就有中国的茶籽。最澄禅师将茶籽种在近江地区,并于815年向日本推广了中国饮茶习俗。荣西禅师在宋代学习佛经后,回国有感于禅宗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制订了自己的饮茶仪式,并写出了日本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记》。
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将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如今,日本茶道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茶道不仅作为礼仪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也作为心理辅导的重要一课,缓解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劳,同时茶道也作为一门文化学科列入了大学教程。
在日本,茶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道作为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作为心理辅导的重要一课,有助于白领阶层缓解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劳;作为艺术,茶道已经与书画、园林、建筑、饮食艺术融为一体,成为一种需花时间的严格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