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献中。在古代,茶馆被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茶馆在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始流行,当时有一种可供人们喝茶和住宿的场所,称为茶寮。
唐代,饮茶风气盛行,城市和乡村都开设了茶馆。茶馆
宋代,饮茶风气更加盛况空前。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而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四时花开,名人字画,店面装点,四时卖奇茶异汤。
元朝时期,茶馆的称呼改为茶房,也有称茶坊、茶店的。明清时期,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在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
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遍布城乡,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就更多了。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也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
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