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的文化和民俗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和传承。而擂茶,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饮品,在时光的沉淀中愈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擂茶起源于古代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据说,最早的人们把茶当作治病的药物。后来,人们发
现代各地的擂茶,是对古代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擂茶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独特,需要将茶叶与葱、姜、橘子等调味品一起煮制。在煮制过程中,茶叶的香气逐渐散发出来,让人陶醉其中。
据史料记载,秦、汉、三国时期,人们已盛行将茶鲜叶或捣碎的干茶饼,加以葱、姜、橘子等调味品与谷物一齐“调煮”成茶羹或茶粥来食用。而到了唐代,茶道大兴,推动了擂钵及各种碾茶具的发展。唐宋人饮茶,也是要先把绿茶研成细末,再投入盐、姜、薄荷、橘皮等物,经过三滚的烹茶过程后才饮用的。
擂茶文化的发展也随着汉人的南迁而传播到了南方。中原人携带着这种“盐茶”习俗来到了南方,并把制陶工艺也带来了。在南方各地,擂茶的制作和口感也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
然而,随着21世纪人口流失的加剧和城镇化的浪潮,乡村的擂茶习俗也面临传承危机。许多人的乡愁将无迹可寻。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擂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