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这颗茶中之王,源于武夷山,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它因品质优异、香气浓郁而著称,被誉为“茶中之王”、“岩茶之王”。
故事要从一个古老的寺庙开始。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一位名叫丁显的举子上京赴考,途经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恰巧他
后来,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将大红袍母株茶叶赠送给了他。但由于尼克松并不知道大红袍母株的珍贵,他曾在私下抱怨毛泽东小气。周恩来为了化解这场误会,将大红袍的来历告诉了尼克松,使得尼克松对此肃然起敬。
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1964年春,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谢庆梓等人到武夷山剪取九龙窠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扦插繁育。
然而,这些大红袍的传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1985年11月,五株大红袍“秘密”的引回(领导不知情),种在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1992年夏秋之交,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名丛观察园中剪取很多武夷名丛,单丛等夏梢带回扦插,其中包括大红袍,标明来自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编号***号85年11月17日种。
2006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升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2007年10月10日,“乌龙之祖国茶巅峰———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举行,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树大红袍茶叶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大红袍的故事,令人感动。它不仅是茶道的珍品,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传承了茶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