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这个茶叶界的“网红”,你真的了解它吗?大红袍原产地位于福建武夷山,这里的大红袍母树现存6株,每年产量极其稀少,因此备受珍视。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对天心岩母树“停采留养”,而现在的纯种大红袍则是由新老茶人们的努力,运用无性繁殖
走进天心岩景区,沿着茶树从上到下编号为1-6的6棵茶树,便是大红袍的母树。这些茶树虽同属一类型,但由于自然杂交演变,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分为3个株系。其中,3、4号成熟早,节间短,叶小而长,叶面光滑,叶齿浅,叶边平,制成乌龙茶,岩韵明显,有棕叶香,香气较浓,味醇不淡,叶底黄亮稍暗。2、6号成熟居中,节间短,小叶型呈椭圆,叶质细嫩,叶齿细不明显,叶边平,制成乌龙茶香气较高,味醇稍薄,叶底黄亮,绿叶红镶边适度。1、5号成熟期最迟,叶齿粗而深,叶边呈波浪式,制成干茶香气比3、4号强,但不及2、6号,滋味似2、6号,叶底黄亮。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采摘时应尽量避免雨天或带露水;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与红茶的工艺,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大红袍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其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大红袍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关于大红袍的母树。据说,大红袍的母树是天心岩的6棵茶树中的一棵,这棵茶树被称为“大红袍”。据说,这棵茶树非常珍贵,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对其停采留养,以确保它的生长和品质。
大红袍,这个茶叶界的“网红”,它的神秘传奇令人陶醉。如果你想品尝大红袍,不妨找找你所在的城市是否有茶庄或者茶叶店,或者也可以尝试购买一些正规的大红袍茶叶,体验一下它独特的口感和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