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钮是宜兴紫砂壶盖的主要部件,方便泡茶时揭拿壶盖。它通常由钮珠、钮座、钮柱和气孔等部分组成。大部分紫砂壶的钮是圆形的,但方壶则搭配方钮。紫砂壶的钮的造形应与主体的协调相称,融入壶体结构中,以达到整体美观。
壶钮位于盖子的顶端,便于拿取和掀盖。
传统纯手工制作壶钮的工具行话叫点捻子,它是以细竹制作而成,利用小竹管弧度,在一段圆柱形的泥段上捻出球形壶钮。点捻子的内部形状和大小、圆曲锉制,结构分为点钮部分和点脚部分,长约18cm左右,利于手握牵动,速度爽利,造型准确。
壶钮虽小,但它在紫砂壶盖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紫砂壶的钮有圆钮、扁圆等多种,圆钮适合各类圆形器或相应造型,是紫砂壶最基本的壶钮之一。常为壶身之缩小形状。
壶钮的形制也蕴含着时代风格。在明清紫砂古壶鉴赏范畴中,壶钮常能传递出微妙的时代气息。以本次刊出的百余款壶钮为例,有些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就是一份紫砂发展史的切面。阅历丰富的识者往往能一叶知秋,见微知着。
传统形式桥形钮的钮作桥形,有圆桥钮、方桥钮、高桥钮和矮桥钮等多种式样,变化较多。桥形钮还发展为环钮,加入环状泥圈,左右游走。有单环钮、双环钮等多种形式。
总之,壶钮在紫砂壶盖上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壶钮的形制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品味紫砂壶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