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竟不是顾景舟

2023-10-17 12:18 分类: 茶叶知识 阅读:901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有一位名叫唐凤芝的紫砂艺人,他的作品独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紫砂壶艺人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可以说是稍有名气。那么,唐凤芝为什么会被称为“被淹没的名字”呢?

据了解,唐凤芝出生于清末民初时

期,是一个紫砂世家出身的艺人。他从小就跟随着父亲唐顺洪学习紫砂壶的技艺,而且他构思创作力极强,有过目不忘之美誉。无论是光货花货还是方型圆型,唐凤芝都能制作得非常出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技艺也逐渐成熟,每有巧思,就会将砂壶化作出来的。

1943年,唐凤芝专注地专注于紫砂壶的创作,壶界已稍有名气。但是,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唐凤芝迎来了一生中最为光彩,也是日后回想起来最为悲伤的一天。在广岛和长崎升起蘑菇云的那一刻,他迎来了生命中最为光彩的时刻,但也是他一生中最为悲伤的时刻。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唐凤芝为纪念抗战胜利,制作了一把名为“抗日战争胜利壶”的紫砂壶。壶上浮雕当时被称为抗战领袖的蒋公像,因此得名“中正壶”。这把壶在1946年3月10日开幕的苏州国货展览会上展出,引起了轰动,备受各界瞩目。

也因为这把壶,唐凤芝的名声在壶界达到了巅峰。他成为了宜兴县参议员,壶被当时的报纸称为“名震中外,视若珍宝”、“出品精良、驰誉遐迩”、“善于创新,工艺精良”、“籍示爱国热忱”、“来预定是壶者,有供不应求之势”,达到了一个手艺人事业的最顶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唐凤芝的名字也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20世纪70年代,他才重新开始制作紫砂壶,但此时他已经年迈体弱,只能在家做一些紫砂壶度日。村民常常看到他提着一筐“洋桶”壶去土窑上烧,但得到的都是泥色发花的茶壸。

2019年,唐凤芝因病去世,享年112岁。尽管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显赫的成绩,但他的作品却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精湛的工艺,令人敬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手艺人只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就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茶枝柑与小青桔的区别:如何从口感、外观和

【美食达人教你做酸辣柠檬鸡爪,口感绝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暂无相关内容

关注我们

    二维码

文章标签

< > Popup Imag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