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竹丝扣瓷,你会想到什么?或许你会想到这种精致的瓷器,外面包裹着竹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但你知道吗?这种手艺已经濒临失传,目前全国会这门手艺的只剩不到30人。
竹丝扣瓷是一种清代民间手工艺,它只能在四川邛崃山长在阴面的“慈竹”上制作。这种
制作竹丝扣瓷需要经历十道异常繁琐的工序。首先,在竹子砍下后必须立马刮去表面青色的胶质层,竹子即露出白胎。然后,将竹子切分成等宽的竹片,晾晒半月后进行烤色。待烤色完成,匠人再顺着竹片,用自制的排针按在上面,一抽即分出竹丝。最后用匀刀将竹丝再次加工,形成完全一致的粗细。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手艺,但它的制作难度极高的。因为竹丝很细软,要紧贴着瓷身编织,不仅力度要拿捏得当,还特别费眼睛。很多人做到五十多岁,眼睛花了,就不能再继续做了。
但是,竹丝扣瓷的手艺最厉害的地方,是竹丝长度有限,编织时需要拼接,但是,你却看不到任何接头,也摸不到任何毛刺。这也是这门手艺最珍贵的地方。
尽管如此,竹丝扣瓷仍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现在,如果你有机会去品尝这种瓷器,不妨多花一点时间去品味其中的细腻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