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凤凰单丛茶: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凤凰单丛茶的发展历史)

2023-08-05 15:00 分类: 茶叶知识 阅读:512
  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有一棵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树,它的名字叫做“大茶树”。这棵茶树是凤凰单丛茶的起源,也是乌龙茶的发源地。
据传,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乌龙茶树的种植,畲族与乌龙茶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凤凰山的先民发现和

利用红茵茶树开始,一直至明代,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挖掘移植现成的实生苗到选用种子进行人工培植种苗,凤凰人民不断地进行精心的培育,筛选,不断地总结经验,使茶树品种不断地优化、茶叶生产不断地发展。
发源于凤凰山的茶树群体,在1956年全国茶树品种普查登记时,被正式定名为“凤凰水仙·华茶17号”。我国西南茶区,特别是滇西南山区或南岭一带,不乏“大茶树”存在,但那些地区有大茶树而无“单株采制”;福建武夷灌木型茶树有“单株采制”而不是大茶树,唯独凤凰两者兼具。
单株采制的生产方式无疑成为鉴别品质的有效方法,因为每个单株代表各自的品质特征,为凤凰水仙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凤凰水仙是个有性群体,群体中蕴藏多种变异类型,被历代茶农起名的不下数十种,有些“古树”高达5-7米,株产单丛茶高的近20斤。
据《潮州凤凰茶树资源志》登录的材料,凤凰乌岽山树龄200年以上的老茶树,还保存3700多株。这些单丛茶树,都是二百多年前当地茶农从千万株茶树中精心挑选,经过历史长期考验,保存下来的植株高大、性状奇特、品质优异的株系。
单丛采制的历史,在“单丛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究其原因,是凤凰水仙具有发育成大茶树的“种质基础”,历代茶农用当时各地通行的方法,造就一批大茶树,在家庭式采制条件下,形成“单株采制”的生产方式。
现代潮州单丛茶的品种结构是“品种”、“品系”、“株系”、“老丛”、“新丛”的组合体。现代的单丛茶如芝兰,蜜兰、黄枝香、姜花香等各种品系或品种,它们的母树都是在百多年前至数百年前被发现利用的,其意义极为深远。
清末民初时期虽有“插枝”或“接枝”的个别事例,但真正产生无性“株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推广短穗扦插技术以后。上世纪70年代,岭头单丛“品系”开始在饶平出现;到了80年代,单丛株系在凤凰茶区已有较大发展,如黄枝香、八仙等。到了90年代以后,得助于无性繁殖和嫁接换种技术的应用,成为单丛品种形成的关键时期。
“岭头单丛”通过省、国家审定,省内栽培面积近八千公顷;“黄枝香”在90年代经广东省审定,栽培面积近200公顷,还有八仙、玉兰香单丛等一批品系,在凤凰单丛产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历史上,单丛茶是“单株采制”的特定名称,而“单丛”茶的正式得名,距今约170多年。现代概念的单丛茶,是原有“单株采制”的延伸,有单株采制的、也有单丛品系、单丛品种采制的,古今概念有所区别。现代单丛茶产品,分“凤凰单丛”和“岭头单丛”两个品名。
凤凰单丛茶,是介于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体现了乌龙茶制作过程最精细的制茶工艺。凤凰单丛茶成品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厚滋味,是集花香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天尊贡芽:浙江桐庐歌舞乡的瑰宝】(天尊

【美食达人教你做酸辣柠檬鸡爪,口感绝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暂无相关内容

关注我们

    二维码

文章标签

< > Popup Imag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