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丝扣瓷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由于制作难度极高,目前全国仅有不到30人能够掌握这门技艺。这种工艺只能使用四川邛崃山长在阴面的“慈竹”制作,而挑选竹子时必须选择节长66厘米以上,没有划痕、花斑的慈竹,这种慈竹的竹节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门手艺的制作过程。首先,在竹子砍下后必须立马刮去表面青色的胶质层,竹子即露出白胎。然后,将竹子切分成等宽的竹片,晾晒半月后进行烤色。待烤色完成,匠人再顺着竹片,用自制的排针按在上面,一抽即分出竹丝。最后用匀刀将竹丝再次加工,形成完全一致的粗细。
然而,这门手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编织。竹丝很细软,要紧贴着瓷身编织,不仅力度要拿捏得当,还特别费眼睛。很多人做到五十多岁,眼睛花了,就不能再继续做了。心无旁骛,方能做到不出错。
值得一提的是,这门手艺非常考验耐心和专注力。由于制作难度极高,很多工艺只能手工完成。因此,这门手艺传承人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竹丝扣瓷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传统手工艺,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关注并支持这门手艺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体验到这门传统民间手工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