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银壶分为三类:铸造、油压和手工。那么这几种制壶工艺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来对比一下。
1. 实用性:
油压的产品质量过轻,浇铸的产品质量过重,不能充分体现银材质的完美优势,影响实用性。手工的产品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细节,充分把银的好处体现出来。
3. 机加工的产品属于工业量产产品,没有升值空间,基本和普通的家庭生活用品价值持平。手工产品目前做的是工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每一件产品的诞生都倾注了工艺师的智慧与辛劳,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极具收藏和观赏价值。在实用性上,反复的修改实验,严格保证材质的最佳实用性。
4. 由于银材质的的延展性高所以机器拉伸的壶身存在密度不统一,时间长了会造成氧化不均匀,影响产品美观。浇铸的产品本身砂眼太多,重量太重,非常不适合实用。手工产品,经过压制法将银条压制成银板,密度统一,非常适合使用和后期的养护,是藏家玩友的首选产品。
5. 机加工的配件都是浇铸的,而且相互焊接严密,不能拆卸,如果碰到一部分损坏,无法维修,整体产品报废,给客人带来严重的损失。手工制品配件全部采用手工制作组合,可拆卸更换,为后期的维修处理留下了空间,降低了客户遭受的损失。
银壶的选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 含银量:同样都是纯银的壶,含银量99.5%和99.9%差别就非常大,从色泽上便可分别出,亮泽度后者会精美许多。
2. 器型:器型要好,除了外形美感之外,壶身的錾刻决定了一把壶的收藏价值,是平錾,戗錾,还是浮雕錾刻,最简单的是锤纹。
3. 配件:很多人在关注壶型的时候就忽略了对配件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大多壶的壶钮都是用浇铸件。我们还坚持用手工錾刻的壶钮,有时做一个壶钮费的工要比壶身多很多。
4. 养壶:买回来的银壶平时一定要注意打理,以免外表氧化和表面划伤。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壶”,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灌壶”、“喂壶”、“浇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紫砂壶贵在养,银壶亦然。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如此养成的壶才温润可亲。
【结语】
挑选一把适合自己的银壶,需要擦亮眼睛,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养壶也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壶”,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的方式也应该符合怡情养性的精神,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只有如此养成的银壶,才能温润可亲,具有收藏和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