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探秘红泥原料:紫砂壶的秘密】(紫砂壶矿泥原料知识︱红泥篇介绍)

2023-09-27 14:00 分类: 茶叶知识 阅读:902
 
红泥是大红袍、朱泥等紫砂壶的制作原料之一,矿料的材质结构可以分为紫砂红泥和朱泥两部分。这两部分虽然同属于红泥类,但是原料的成型性能、干燥及烧成收缩性能等均存在很大差异。那么,红泥的烧成后的色泽效果、胎质性能等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我们来看紫

砂红泥。它属于泥质粉砂岩,就是现在习惯称呼的红泥。矿料外观呈多种红色、黄色调,质地一般比较均匀,含有少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呈多种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目前仅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其各项工艺性能与普通紫泥大致相同。

接下来,我们看看黄龙山大红泥。产于黄龙山浅表黄石夹层中的白泥泥层之间,偶然出现,含矿量极为稀少。矿料外观呈大红色云片状致密结构,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表面有油脂般的光泽感,不溶于水。部分矿料中有少量青绿色夹层,如不去除,烧成后会呈现白色砂点。熟泥可塑性略差,成型时极酥,制作时带有一定泥沙性,对成型要求较高,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20~1150℃左右,收缩率5.5%。烧成后呈大红色,其表面颗粒质感与紫泥大致相同,呈细梨皮状,胎质纯正温润,光泽如玉,是公认的优质紫砂红泥,也被称为大红袍。

再来看黄龙山红泥(石红泥)。产于黄石岩层的夹层,呈多层状产出。产出时通常伴生有灰青白色的砂质页岩,伴矿有时处于红泥上部贴层,有时处于下部贴层。矿料外观质地不均匀,呈暗红色致密块状,质坚如石,含有较多的白色云母碎片,表面有与黄石贴层的黄色状,断面略呈粗砂状。熟泥可塑性较差,成型时极易酥开、断裂,制作时沙性较重,不适宜单独成型,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1150~1180℃左右,收缩率3%左右。烧成后呈红色略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茶叶中的工夫与功夫,名丛与名枞,到底谁是

【美食达人教你做酸辣柠檬鸡爪,口感绝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暂无相关内容

关注我们

    二维码

文章标签

< > Popup Imag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