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行业是一个炒作日渐频繁的主市场,而日本“老铁壶”一把烧水的铁壶,几万算是平常,几十万也不罕见。在某拍卖中,甚至出现了近百万的天价。那么这些“老铁壶”到底老不“老”呢?或者本来就产自浙江永康中国五金城,中国五金城可是全中国99%的铁壶产地。
在对老铁壶的介绍中,经常提到这些特殊之处:1、能够提高水温,而且蓄热能力强。2、软化水质,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3、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与茶中的单宁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然而,这三条“特殊之处”都是忽悠。
首先,烧水能够达到的温度是当地水的沸点。而水的沸点由当地的大气压决定,跟烧水壶用什么样的材质没有关系。虽然在热力学中,如果水中有大量的溶解成分,也能够升高沸点,但是能够从铁壶迁移到水里的那点铁实在是少得可怜,距离影响水的沸点还有千万里的距离。通常说的铁壶能够达到的温度比自动控温的电热水器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动控温的跳闸温度设定低于沸点,从而使得水其实并没有达到沸腾。不管是用什么材质的壶,只要放到火上去烧,开水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至于“蓄热能力”,取决于壶的传热系数和厚度。与玻璃、陶瓷等材料相比,铁的传热系数要更大也就是说,在如果壶壁是同样的厚度,那么铁壶散热比玻璃壶和陶瓷壶都要快。所谓的“蓄热能力强”,不过是一种心理感觉而已。何况,如果要比“蓄热能力”,这些会降温的壶与具有保温设计的电水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各种茶有不同的适宜温度来冲泡,并非一味的温度越高越好。比如绿茶,就需要远低于沸腾温度的水温。而传说中老铁壶“适合”的普洱和红茶等,固然是需要高温,但这些种类在“老铁壶”的圣地日本并非主流。要说日本人发明“提高水温”的铁壶,是为了去冲泡并不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其次,关于“软化水质”“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且不说铁壶能放出多少铁离子,即使它能放出足够的量,也无法起到这两种作用。水的软硬由其中的钙镁离子决定,任何软化水的操作,都是去除钙镁离子。而铁离子的引入,丝毫无助于它们的减少,也就不可能“软化水质”。所谓“山泉效应”,是一个不知所云的概念。矿泉水有国家标准,定义是“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中,有一项或多项超过规定的最低标准”。铁并不在其中也就是说,能否释放出二价铁离子,都跟矿泉水搭不上边。
最后,或许是对爱好者很有号召力的一点,“受热后放出大量的二价铁”“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人体的确需要一些铁,大多数人也的确是处于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