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作为一种以芽头肥壮、满披白毫、似隐似雪为特征的微发酵茶,是福建福鼎、政和等地特产。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干燥、拣剔等步骤,而其制作过程则需要筛选优质的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因此一斤白毫银针的成本相对较高。
白毫银针的等级
在鉴别白毫银针的品质时,可以从干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方面进行鉴别。优质白毫银针的芽头肥壮,银毫明显,如果是头轮白毫银针,则锋苗锐利,二轮采摘的相对瘦长,明前银针芽头更为紧实。此外,好的白毫银针新茶色泽鲜活,萎凋不足时颜色偏翠绿,萎凋过度时则显得色泽灰暗不够鲜活。好的白毫银针还需要保持匀净,无夹杂叶片。
白毫银针的香气清雅,有毫香、嫩香和杏仁香等香气,而其汤色则呈浅杏黄、清澈明亮。在滋味上,优质白毫银针入口鲜爽甘醇,口感顺滑,有淡淡毫香,有些会出现花香。储存好的老银针则会出现毫香蜜韵兼具,甚至会出现轻微的可可香,且10泡过后,甘甜不减。
此外,白毫银针的叶底也具有独特的特征,肥壮挺拔,外形匀齐,摸起来柔软有弹性,新茶色泽嫩绿微黄,老茶深黄微褐。如果整体出现发红、发黑的现象,则属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
在储存白茶时,应采用三层纸箱包装法,即以五层瓦楞纸厚度的纸箱为宜,加上密封的铝袋、塑料袋,最后再将纸箱进行密封。用这种方法储存的白茶,既可有效防止茶叶受潮,又可确保茶叶的醇香不被氧化,更能让茶叶在最佳的环境中发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