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定义。
建盏,是中国原生的说法,建指的是建窑,盏指的是茶盏。建窑的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南池墩、水尾岚、大路、芦花坪一带,建窑的盛名是在宋代时确立的。
天目,是源于日本的词汇,中国此前并无此叫法。关
一说是宋元时期,浙江北部的天目山的很多寺庙都使用一种黑色釉的茶盏,这些茶盏后来被来自于日本的留学僧带回国内,于是在日本被叫做天目盏并逐渐流传开来,并把来自中国的茶盏叫做唐物天目,日本产的叫做和物天目。
二说是明末清初,福建德化窑出产的瓷器,因以窑为名,故称德化瓷,亦称天目瓷。
现在我们了解了建盏与天目盏的定义后,接下来我们将从胎质、釉料、挂釉以及烧制不同等方面,来详细了解建盏与天目盏的区别。
1、胎质
建盏的胎土用的是福建南平地区的水吉红土,含铁量很高,被称为“铁胎”。用手指轻扣,有清脆之音。天目盏用的不是“铁胎”,而是普通瓷胎,烧制时更容易控制。胎质细腻,釉色变化多样。
2、釉料
建盏的釉料是矿物釉,含铁量也很高。而天目的釉料是化学合成釉,所以,二者把玩时的手感,喝茶时的唇感都有极大区别。建盏采用的是正烧,口沿釉层薄,底部聚釉厚,唇边露锈色,而天目盏唇边圆润。
3、挂釉
建盏只施一次釉,所以难度更大,不易掌握。而天目盏往往会上两次或多次釉,技术难度相对小很多。
4、烧制不同
建盏采用的是还原烧技术。因窑内缺乏氧气,所以烧制时,釉料会发生变化重组,在高温环境下,能还原出特殊的分子结构,形成不同的色相。而天目盏烧制时大多采用氧化烧。这种烧制方法更容易控制,而且燃料不会和釉料发生化学作用,只是将釉彩溶解、混合,产生新的颜色,因此能更稳定地烧制完成(也有部分天目盏采用还原烧,但产生的斑纹以及结晶,与氧化烧的建盏完全不同,日本、台湾等地烧制的“建盏”已经脱离了建盏的基本特征)。
与天目盏相比,建盏烧制成型更为不易,精品成品率很低,极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总之,天目盏与建盏并不是一个概念,天目盏仅仅是国际通用名称,而建盏则是一个文化载体,是有千年历史积淀的,只属于建窑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