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制作过程中,经过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茶叶可分为发酵茶和不发酵茶两大类。发酵茶的代表有红茶、乌龙茶,不发酵茶的代表有绿茶。
01 发酵茶:以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茶叶制成红茶、乌龙茶。发酵后的茶叶属性更
02 不发酵茶:以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使茶叶制成绿茶。不发酵茶的属性更加寒凉,色泽偏绿色,风味更加鲜爽、清幽。
03 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04 发酵程度不同及综合制法:分为六大茶类。但这里的“发酵”一词,与中国茶叶的惯用语境中,则与微生物发酵全然不同。
05 绿茶: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被加工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这一过程也被错误地称作“发酵”。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也许更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
06 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07 茶叶液体细胞膜受损后,液泡中的多酚、氨基酸和其他物质逐渐被氧化。同时,由于儿茶素的氧化,红茶中的某些物质受到化学作用,形成红茶特有的颜色和风味。
08 六大茶类: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综合制法,分为六大茶类。
09 绿茶:以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阻断其氧化,保留茶叶的自然状态,使茶多酚含量最高,口感鲜爽、清幽。
10 红茶:将鲜叶进行搓揉,把茶汁逼出,然后放在透气的竹篓中,静置到青味全无,然后颜色由青转红,口感温和、醇厚。
11 茶发酵与不发酵的区别:茶叶制作过程中,通过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茶叶分为发酵茶和不发酵茶两大类。发酵茶的代表有红茶、乌龙茶,不发酵茶的代表有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