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而建水古城也不例外。自2004年仅有7家陶艺作坊以来,到2016年已经发展到了993家,建水紫陶业的发展速度让人难以想象。那么,是什么让建水紫陶如此迅速崛起呢?
【不止一种文化:建水紫陶的厚重历史与多元化发展】
建水
【政策支持:紫陶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手工作坊改为国营,建水陶主要用来制作生活日用品。尽管当时建水陶制作的汽锅等生活类陶具仍有着不错的销路,但数十年的流水线生产让传统工艺走进濒临失传的边缘。
【转机:建水紫陶在各类大舞台上闪耀】
随着建水紫陶在各类大舞台上的亮相,吸引了大量外来陶艺家的加入。建水开放欢迎的态度,让他们愿意在这里落地生根。正如谢恒老师所说:“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这种胸怀,与建水紫陶承载一切艺术形式的包容性不谋而合。
【人才优势:内外结合,发展迅速】
同时,如向炳成这样的老陶厂的一些技师相继外出创业,富有活力的小作坊生产和企业运营开始喷薄而出、如火如荼。外来陶艺家艺术家的加入,本地技师的奋发图强,在内外结合的人才机制配合下,建水紫陶的发展犹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