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晋代,诗人杜育的《舛赋》就是一篇赞美茶的赋。在文中,诗人歌颂丫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这首赋涉及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和条件,以及茶农们的艰辛劳作。从“灵山惟岳”到“受甘霖之霄降”这部分,描写的是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和条件;从“月惟初
在唐代,诗人顾况作有一首赞美茶之功效的《茶赋》。在选首赋里,作者用绝美的词句列举了茶“上达于天子”、“下被于幽人”分别是何种情形。唐代还有一篇著名的《茶酒论》,此文体裁为“变文”——一种类似于“俗赋”的文学体裁。文中,茶与酒各自夸耀唇枪舌剑,最后水出来调停。全文采用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且讲究用韵和对仗,读起来饶有趣味。
宋代吴淑的《茶赋》较之顾况的《茶赋》规模更广,对茶的功效、典故和茶中珍品一一作了列举:黄庭坚所作《煎茶赋》用典很多,对茶叶的功效和煎茶的技艺写得都很全面。
清代主要有全望祖的《十二雷茶灶赋》,其气势非同一般,文中对浙江四明山区的茶叶盛景的描写,境界浪漫灿烂,令人神思。
在散文中,比较著名的是宋代苏轼所作《叶嘉传》与元代杨维桢所作《煮茶梦记》。
吟诗赴宴
苏轼年轻时到京师参加科考,同住一家客栈的六个举人不自量力,打算设宴戏弄苏轼一番。苏轼还没动筷子的时候,突然一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自己吃整盘菜,其余五人附和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人说:“姜子牙渭水钓鱼!”于是捧走了一盘鱼。“奏叔宝长安卖马”“苏子卿贝湖牧羊”“张冀德涿县卖肉”“关云长荆州刮骨”“诸葛亮隆中种菜!”一转眼,六盘菜全部分完了,六人正准备嘲笑苏轼时,却听见苏轼笑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将六盘菜都端到自己面前,笑言:“诸位兄台请!”六举人顿时呆若木鸡。
苏轼,就是苏东坡,他不但是词中翘楚,也以其散文成就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同时代的欧阳修等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的散文擅长随机生发、推陈出新。《叶嘉传》采用拟人手法,对茶叶历史、性状、功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铺陈,此文情节起伏、对话精彩,读来有栩栩如生之感。
《叶嘉传》是苏轼的一篇具有游戏性质的美文,然而其产生影响却不小。此后出现关于茶的“传”,如元代杨维桢的《清苦先生传》、明代徐岩泉的《茶居士传》、支中夫的《味苦居十传》等都可见苏轼《叶嘉传》写作手法的痕迹。
《煮茶梦记》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他在这篇散文中充分展示了饮茶人在茶香的熏陶中,所处的恍惚神游心境——如仙如道,烟霞璀璨。在他的笔下,饮茶梦境就如同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