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茶具的代表,紫砂壶在清代达到了巅峰期,许多大师云集,各具特色。其中,陈曼生是代表人物,他的十八式紫砂壶创新将紫砂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二十世纪以后,文人壶盛行,紫砂壶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的一品。
紫砂壶的鉴别:
1.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 (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比较轻的,但一般宁愿错杀!主要是觉得薄胎壶使用要小心,易碰坏);
3.鉴别紫砂壶时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绿色、铜绿、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壶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养过的壶,看上去水色就很好,这种壶尽量不要!
5.紫砂壶鉴别时看壶的颗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壶,化料将颗粒包裹着的,颗粒看着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镜看)。
6.壶是有杂质的,而且杂质还不少呢,这些杂质不光是铁质。这些杂质通常表现为黑色颗粒,在壶表分布不均匀,所以很多真正壶出窑时是比较难看的,看上去过分干净和均匀的壶需要小心。
7.紫砂壶就要有颗粒感,壶颗粒是比较清晰、干净的。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匀的,比较自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有人为操纵的感觉。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8.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壶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如果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听声是为了辨别一下壶的烧制温度,叮叮的声音是壶瓷化的声音,一般是浆壶或者是假壶(化料)。
9.透气性不能做为检验紫砂壶的充分条件,一些化料壶也是有透气性的。
【品茶轩】紫砂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