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碗,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器具,承载了千百年来茶文化的传承。从古至今,茶碗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茶人们对茶碗之美的诗篇想象以及不同时代茶盏器型的变化。
在饮茶之初,由于茶在当时的生活饮品中还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因此也就没有真
在唐代,茶盏常被称为茶碗(盌”、茶碗)。在唐代诗文中,茶瓯出现的频次要远高于茶碗。茶碗的诗文,有:卢仝《七碗茶》的“一碗喉吻润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的“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茶瓯的诗文,有:边塞诗人岑参《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的“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姚合《杏溪十首杏水》的“我来持茗瓯,日屡此来尝”。
整个唐代诗人中,留下茶盏诗词最多的当数白居易。白居易自号醉吟先生,不独好酒,而且嗜茶如《想东游五十韵》的“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的“烟香封药龟,泉冷洗茶瓯”;《山路偶兴》的“泉憩茶数瓯,岚行酒一酌”;《招韬光禅师》的“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等等。
【茶碗的种类与来源】
除了和物茶碗外,茶碗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中国的天目山建安窑和高丽国。前者被称为天目茶碗,是茶道中最早使用的茶碗,十分名贵,但随着利休等人逐渐将茶道引向朴拙自然,天目茶碗不再流行,现在已经极少使用,价值却与日俱增。而高丽茶碗实际上就是高丽民间的饭碗,十分简单粗糙,但在利休等大茶人眼里,却恰好体现茶道的本质,因此被大量的使用。
【茶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茶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称呼和特点,反映了当时茶人对茶碗之美的理解和追求。在现代,茶碗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茶具的使用,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茶碗品种,如日本茶碗、高丽茶碗等。
茶碗不仅是一种饮茶的器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在茶碗中,人们可以品味出茶的美妙滋味,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韵味。茶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