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银器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日本,银制壶被称为“汤沸”,泡茶时则被称为“急须”。它们由贵金属制成,需经过手工锻打,所耗工时较长,因此往往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使用。然而,自幕府衰落、明治维新以来,金、银等贵重茶具开始供富裕商人使用,并逐渐
日本银壶无过多夸张造型,却充满装饰纹样。银壶匠人对材料的体察、造型的把握、茶人的使用感受和审美意趣的思考,以及匠人们锻打银壶时的呼吸节奏,都彰显于这方寸之间。因此,有人说日本银壶的工艺之美中蕴含了日本工匠之魂,即是谨慎、固执、极致,追求技艺的不断突破以及美的极致。也由此出现了一批世代传承又各具特色的金工大师家族。
金工师是一相当特殊的职能,常为代代相傅,技艺巧拿天工,运用遍及金银铜铁锡等等,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在经手的作品裡,出现十分罕见的作者名号,有的甚至作品落款也未能见到。也许,他们终其一生,仅打造了屈指可数的器物,但件件精品,却令人惊讶。
日本手工银壶至今还沿袭着较为原始的加工方法和技艺,工序十分复杂。除了较为常用的工艺,加工过程中还保留了古老的铜走银、银走金、炸珠、錾金、鎏金、掐丝、镂空、拉丝等传统工艺。尽管时代变迁,职能的传承成了相当大的难题和考验,但不管时代如何的变迁,不变的是工匠们傅承表达傅统工艺的用心。
综上所述,日本银壶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匠心之器。传承不灭的匠心,展现出日本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追求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