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作为龙井茶的代表,一直以来都以其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龙井茶按照产地,分为西湖、钱塘、越州3个产区,而西湖产区是核心产区,又分为一级和二级产区。本文将重点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沿革、产地划分以及龙井茶的品种。
【历史沿革】
龙
民国初期,龙井茶在历朝历代的传承基础上,按照产地和品质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字号,开始形成了龙井茶品类的基本格局,并且分别注册了商标。后来,本属于“云”字号的梅家坞一带龙井茶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故开始单列出“梅”字号。从此产生了“狮、龙、云、虎、梅”龙井茶五个字号,也按照此字号划为若干个特定产地,沿袭至今。
【产地划分】
龙井茶按照产地,分为西湖、钱塘、越州3个产区,而西湖产区是核心产区,又分一级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是核心中的核心,主要分布在西湖名胜区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狮、龙、云、虎、梅”。二级产区分布在西湖区的龙坞、转塘一带。
【品种介绍】
龙井群体种是西湖龙井最早的品种,就是当地人称的“老品种”或者“老树龙井”,是目前认为品质最好的。它的特点是发芽较晚,如果天气冷一点的话可能清明后才能采摘,产量也非常少。龙井43和龙井长叶,都是中国农科院茶科所从群体种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有发芽时间稍早、芽头整齐、抗寒、抗病虫害等特点。其中龙井43也是目前西湖龙井茶种植最普遍、产量最高的品种。
【制作工艺】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序,包括摊晾、青锅、辉锅等,关键的工序都在炒茶的锅中进行。传说中的“龙井茶十大炒茶手法”,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需要极有经验的师傅才能够熟练掌握。从学徒到能够独立炒茶,最起码得经3年青锅、5年辉锅。“青锅时”锅温在180到220℃,常人碰到锅就烫出水泡,十几年下来,炒茶师傅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