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有人说,泡茶时间长短决定了茶的浓淡。那么,这种说法真的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含量和滋味浓度是成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泡茶时间越长,茶汤浓度就越高。因此,如果想要茶汤浓度高,当然要尽量让茶叶充分浸泡在水中。
但是
此外,茶汤的呈现有三大类物质: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它们释放的速度也不同。开始的时候,速度差不多。但随着时间推移,茶氨酸次之,茶多酚和咖啡碱靠前。
因此,冲泡时间越长,茶汤中的呈味物质浸出量越大,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含量就越高。我们喝到的茶汤里,苦涩物质含量越高,就是我们所说的浓度高。
相反,如果快进快出,就能控制好三种物质的浸出比例。特别是品质好的茶,茶氨酸含量丰富,短短几秒钟内,也足够释放出来,让茶汤饱满。另外,适当的茶多酚,和少量的咖啡碱,也能增添茶汤的层次感。
因此,合理控制浸泡或泡茶出汤的时间就尤为重要。茶艺师建议,一般来说,绿茶适宜用75℃左右的水温泡制,乌龙茶适宜用95℃左右的水温泡制。当然,不同品种的茶叶和不同制作方式的茶,也有各自的最佳泡茶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总之,泡茶时间长短确实会影响茶的浓淡和口感。但是,不同的人对茶的浓度有不同的喜好,而且茶汤的呈现还受到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合理控制浸泡或泡茶出汤的时间,才能让我们品尝到最佳的茶汤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