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中,银器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战国时期的“甘斿”匜到唐朝的银壶,银器的制作工艺不断发展,涌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银壶越来越受到爱茶人的青睐,然而市场上银壶质量良莠不齐。
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银壶,本刊特别邀请华北理
【银壶的历史与加工工艺】
银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唐朝的银壶更是达到了鼎盛。在中国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银壶的制作工艺经历了原始、秦汉、唐朝等多个阶段。
唐朝的银壶以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著称。壶身多以动物、花草等为创作对象,并以錾雕、镂空、镶嵌等工艺美化装饰,彰显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
然而,尽管唐朝的银壶达到了巅峰,但流传至今的银壶却寥寥无几。有记载的银壶烧水壶仅限于“清雍正银提梁壶”。
【日本银壶:承袭唐朝茶道具文化与技艺的现代银壶】
随着中日茶文化的不断交流互通,中国的匠人们将银器制作工艺拾起,并顺应市场加以改进。目前,国内顶级生产企业的银壶制作水平已与日本银壶相差不大,而且用料更纯、用工更细、创意更新。
在日本,银壶制作技艺承袭了唐朝茶道具文化,并持续不断改善创新,形成了较为丰富完善的银壶制作技术体系。然而,近年来,随着日本银壶技艺传承出现问题,真正的日本人制作的银壶数量并不多。
【手工银壶:靠合作完成的精湛工艺】
国内银壶加工大致有三种方式:手工、冲压、铸造。手工制壶因为每个步骤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和技艺,制作周期长,每把银壶都有所不同,保值升值潜力大。
手工银壶的制作要经过设计、制模、制胎、錾刻、组装、打磨、抛光等数十道工序。为了增加器物的美观度,有些银壶还使用了花丝、镶嵌、珐琅、镀金等工艺。
事实上,没有什么人对所有工序都精通、都参与,几乎所有复杂一些的产品都是由多人分阶段合作完成的。按皇家金银细工传承企业蟠龙工艺的工种划分,所有生产人员分为设计、胎工、錾工、打磨抛光、精品工艺等几个主要工种。其中,胎工都是男工,錾工和打磨抛光基本是女工。
【结语】
银壶是一个细分行业,没有所谓的银壶大师。花丝镶嵌、金属工艺等行当的大师,可能在设计、制胎或錾刻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是专家,也可能在银壶的制作过程中参与一道或多道工序。真正的银壶大师应该是能够从化火压板到表面处理全流程参与的大师。
再次感谢穆瑞田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内容,希望您能通过本文更好地了解银壶、提升认知,进而品尝银壶、养生保健、投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