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轩一直致力于推广紫砂文化,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种非常特别的紫砂工艺——捂灰。据说,紫砂名匠时大彬曾经烧制了一批壶,但取出来后却发现全部花泥了,绝望之余正欲全部销毁。这时,一个年轻人出现了,他将碳粉放入匣钵内,紧紧包围住壶身,又将紫砂壶
虽然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经不可考,但捂灰工艺确实是古已有之。古人或许是用捂灰来补救或是制作时由于“花泥”等原因引起的烧次变色。而今天,我们采用捂灰工艺,追求的更多的是火与自然的美。
捂灰对火温要求比较特殊,不是任何泥料都可以拿来捂灰的。泥料差的,在捂灰后一般会产生“花壶”现象,捂不出效果来,只有泥料好的,才更好看。朱泥结晶程度高,捂灰成功的几率极低。段泥类的壶泥质结构松散,不可以捂。
一次成功的捂灰分为两步。首先,将紫砂生胚用低温烧成,然后再将已烧好的紫砂壶,用稻谷的谷糠掩埋在匣钵里封好,放在窑内再烧一次。第二次入窑前在窑底扑上一些特殊的木炭或稻糠,或如松枝等特殊植物。烧成时升温缓慢,谷糠被引燃但因缺乏足够的氧,而不能充分燃烧,谷糠中的炭分子被吸人壶胎里形成黑色。烧得好的捂灰,黑色犹如好的微墨,色黑而不板,有一种温润之感,达到“人为窑变”的特征。
捂灰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经过捂灰的紫砂壶,更加坚硬耐用,泡茶不易变形。因此,许多壶友都喜欢用捂灰工艺来制作紫砂壶,追求更完美的作品。
总之,捂灰工艺是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创新,让捂灰工艺更加完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紫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