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普洱市区五十公里的地方,我来到了位于海拔千米的那祠里村。这里的村落依山而建,房屋分布在茶马古道两侧,仿佛一幅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画卷。
沿着古道石板,我仿佛能感受到马儿的嘶叫和喘息。这些小坑坑洼洼,是古代村民为了防止马蹄打滑而特意凿出来的。
走进那祠里村,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小溪汩汩,流水清澈,女人们在临渊汲水。村子大约有三十户人家,房屋分布在茶马古道两侧。其中一座房屋是李天林的客栈,据说这家客栈已经经营了三代,是一个繁荣于三百年前的传奇。
李先生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他和家人一起经营这家客栈。据说在李先生年轻的时候,每天还能看到两百匹马穿过村子,多的时候能有五百匹。马背上驮着普洱茶,商队会在日落到深夜的六七个小时里在这里休息和喂马,给马提供水和庄稼秆,然后再次启程上路。
茶商多为哈尼族,他们从附近一带的少数民族那里收购茶叶,历尽千辛万苦通过这条茶马古道完成交易。哈尼族的人们为了生计,沿着茶马古道奔波,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传承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变化。李先生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女儿也过着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步行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国道,从国道乘公交到城里上班。
最后,在茶馆里,我品尝了一杯来自那祠里村的普洱绿茶。玻璃杯里泡的茶,黄绿色的茶叶慢慢展开,回甘、醇香,让我回味无穷。今年的新茶刚出来,所以当地人喝的还是绿茶。
来源:《一杯红茶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