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云南是中国著名的产茶区,其中以普洱茶最为著名。在普洱茶的种植历史中,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古六大茶山是指曾经是清朝普洱府管辖范围内的六个茶山,包括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和曼撒。这些茶山由于开发时期早,文献记载早
在历史因素方面,初代的古六大茶山最早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而清朝对普洱茶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为普洱府。当时只有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管辖,而在澜沧江以西还有六个版纳的区域也有古茶山,但没有划归普洱府管辖。因此,在清代的文献中,只出现了江内的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和曼撒。而现在的古六大茶山与之前初代古六大茶山,差别在于曼撒没落,易武兴起。
而初代新六大茶山则是到民国及建国以后才被命名。当时,随着大批茶庄和大型茶企进入佛海(今勐海县的一部分),人们才惊异地发现,在澜沧江西岸,原本属于明朝车里宣慰司管辖的另外六个版纳竟然有大面积、连片、树龄成百上千年的古树茶,人们随即以"江外六大茶山"为之命名,曰:佛海、勐宋、南糯、南峤、巴达、(澜沧)景迈。而现在的认可度较高的新六大茶山与初代新六大茶山,差别在于佛海因为西双版纳进行地域调整和地名改制变化较大,布朗取而代之。
在地理位置上,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的划分是以澜沧江为界限:古六大茶山位于在澜沧江西北方向,所以古六大茶山也被叫做"江北六大茶山"和"江内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位于在澜沧江西南方向,所以新六大茶山也被叫做"江南六大茶山"和"江外六大茶山"。并且,更为准确的说,原本并不存在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这种称呼,而是以"江北"和"江内",以及"江南"和"江外"来分别称呼澜沧江两岸的茶山,不过对于不了解六大茶山地理划分、茶山历史和现状的人而言,这样的划分很让人疑惑、容易混淆,所以后来才用"新"和"老"来区分。
综上所述,云南茶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而新六大茶山的出现则是到民国及建国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