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时期,茶艺文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划时代的改变。明太祖朱元璋因团茶的制作工序劳民伤财、耗费奢靡,下令废团茶,改喝叶茶(散茶)。从此,中国人喝茶的方法从唐宋以来的打茶、末茶改为了泡茶,已延续至今500多年。
泡茶器具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茶臼、茶
在泡茶时,茶壶的材质、大小、好坏都会影响茶味。因此,明人特别讲究茶壶。认为紫砂壶最好,“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喝茶的茶杯则讲求用白瓷,因为白瓷能看茶色。明代绘画上面画的茶器,大部分都是白瓷茶杯,也有不少是青花或者五彩,但是内壁大多是白瓷,就是这个道理。
清代的茶艺文化沿袭明代,没有大的变化。不过,康雍乾三朝皇帝非常爱好饮茶,清朝最盛时期的茶器,在釉色、装饰技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如珐琅彩瓷,以及一些单色釉,可以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茶艺传承:泡茶器具的变革与创新】
泡茶器具的变革与创新,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文化与审美趋向。从明清时期的散茶到泡茶,茶艺文化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茶艺的传承与发展,让我们体验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