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2年元旦,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发现一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银器共计950余件,包括酒瓮、盆、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鎏金酒令筹、托、碗、盒、镯、钗等。这些银器让我们得以了解唐代宫廷煮茶饮酒的生活场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酒瓮。这是一种圆口、广肩、鼓腹、平底、直口的酒器,盖子为蘑菇状,与瓮口相连。盖子上刻有“力士”二字,非常考究。据考古学家介绍,这种酒瓮是用于储存酒的,可以看出当时酒文化非常盛行。
接下来是火箸。火箸上刻有“力士”二字,长32厘米。它和火筴一样,是唐代煮茶时用于夹炭火的工具。火箸在制作上非常讲究,整个器物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再来是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茶盒。这种茶盒高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呈四出莲瓣形。盖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盖面捶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8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鸿雁,足边沿饰莲瓣纹。外底刻“力士”“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铭。
另外,还有茶则、茶勺、茶瓶和银酒瓮等。茶则是一种量器,用于量取茶末;茶勺则是一种茶具,用于搅拌汤花使茶末溶于汤中;茶瓶是用于盛茶的器具,而银酒瓮则是贮酒器。
整个唐代宫廷煮茶饮酒的过程,可以用一件件精致的银器来展现。它们不仅仅是饮茶工具,更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些银器的发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文化和茶文化,以及当时的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