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喜欢玩壶的朋友们,对原矿段泥壶又爱又怕。如果养得好的话,爱不释手;但一旦不注意,养得脏兮兮的,有些地方泛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经过泡养,紫砂壶表面泛黑的现象叫做吐黑。这是由于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所决定,长期茶汤的浸泡导致茶水中
然而,吐黑现象的出现与烧制温度有关。紫砂壶烧制的窑温低了,气孔结构疏松,茶水容易渗透,就会吐黑。泡的茶汤颜色越重,吐黑越重,色泽浅的,吐黑也浅。而段泥壶的颜色比较浅,砂性重,气孔结构比其他料更大,使用不注意清理,很快就变得脏兮兮。因此,很多壶友干脆就不用段泥壶,没有真正养出一把好的段泥壶,就不知道段泥壶养出来有多漂亮。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茶汤的物质渗透并残留在壶的孔隙里,由于其形成的表面是细小的凹凸表面,不容易反光,因此是紫砂壶的表面呈更深的颜色甚至黑色。这种吐黑的情况因为是渗透在紫砂的孔隙里,一般的清洗时不能消除的,一定要消除的话只有回炉重烧,超过一定的温度所有的有机质就烧损,紫砂壶就能恢复原来的面貌。
此外,段泥壶容易“养花”,这是因为在泡茶的前1-2个月,经常用茶水淋在壶面上。紫泥、红泥等泥料的壶可以茶水淋壶,加强养壶效果,降低养壶时间,但段泥壶颜色浅,初期就把颜色重的茶水淋在壶面,会导致壶面颜色深浅不一,就“养花了”。
那么,段泥壶适合什么茶呢?其实原因无非有两点:
第一,段泥相对透气性要好一些,而绿茶这种是不适合焖泡的茶叶,用段泥来说是比较合适。
第二,也是从养壶的角度说,段泥壶的确颜色很浅,如果堆积深色的茶垢,又没有及时的清理,那一定会把紫砂壶“养花”,所以,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来说,浅色系的茶叶可能更适合段泥壶。
但是,这些都不是死的规定啊。很多人认为段泥壶不能泡普洱茶?其实是可以的,熟普洱、黑茶、红茶都能泡,但是要注意着用。
总之,养壶是个自然的过程,我们要耐心等待,不要为了快速干净而过度清洁,这样反而会影响紫砂壶的美观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