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里的绒毛是指覆盖在茶叶表皮上的单细胞覆盖物,也被称为茶毫或茶毛。这些绒毛常见于鲜嫩的芽头部位,茶叶嫩度越高,茶毫就越多。在加工过程中,部分茶叶的绒毛可以得到保留,而另一些茶叶的绒毛则会部分脱落。
茶毫的形态特征:
茶毫的长度、密度、粗度、色
茶毫与品质的关系:
茶叶茸毛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成分,对干茶风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将白毫银针的茶身和茸毛通过筛孔分离,分别测定茸毛和茶身的生化特性,结果茸毛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均显著低于茶身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茶身中的含量。
茶树嫩梢茸毛的高氨基酸和低多酚、低茶碱含量特性,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多数茶类来说,茸毛多是一个优质性状。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鲜爽度也会高一些。
但是,茸毛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茶叶质地好坏的唯一标准。茶叶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要看茶叶的茸毛、茶叶的嫩度。茶毫多或者显毫,只是某些干茶茶品特点之一,可以去欣赏,无需过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