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点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沏茶方式,被称为四雅之一。点茶是一种将茶磨碎、研细,采用罗筛做出细末,将茶粉置于滚烫的盏中,调成糊状,并击拂出均匀细腻的泡沫的方法。这个过程中,点茶师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如列具、炙茶、碾茶、罗茶、烧水、燲盏、置茶
点茶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技巧。首先,要将茶饼压碾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然后沿盏壁注水,随点随击,让盏中汤花初现。接着,要直注茶面四周,急注急止,同时执筅右手加力击拂,使汤花颜色渐开,这个过程称为“击拂”。
相较于唐代的煎茶法,点茶法由文人推行,后经宋徽宗赵佶所著《大观茶论》上行下效的影响、皇室贵族对茶饮的重视与对茶事活动的广泛介入,形成了宋代举国饮茶之风。
宋代文化繁盛,随着各家文人墨客的往来,茶文化与儒释道精神结合,形成了“点茶”茶道礼仪。这种茶文化体现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身心愉悦和无尽的回味。
总之,点茶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沏茶方式,它体现了宋代文化的高度成就和茶艺的精髓。了解点茶,感受宋式茶道,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