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口感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话题,因此描述茶叶口感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口味。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茶叶的口感、香气、滋味等方面来描述它。
1. 茶味:指冲泡后茶叶本身具有的滋味。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拼合的茶叶审评。
2. 鲜爽:鲜美爽口,有活力。
3.
4. 鲜浓:茶味新鲜浓爽。
5. 浓醇:味浓而醇正。
6. 浓厚:茶味浓度和强度的合称。
7. 清爽:茶味浓淡适宜,柔和爽口。
8. 清淡:茶味清爽柔和。用于嫩度良好的烘青型绿茶。
9. 柔和:滋味温和。用于高档绿茶。
10. 醇厚:茶味厚实纯正。用于中、上档茶。
11. 醇正:味道纯正厚实。
12. 生味: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多见于杀青不透的绿茶。
13. 生涩:味道生青涩口。夏、秋季的绿茶如杀青不匀透,或花青素含量高的紫芽种鲜叶为原料等,都会产生生涩的滋味。
14. 收敛性:茶汤入口后,口腔有收紧感。
15. 平淡:味淡平和,浓强度低。
16. 苦涩:茶汤味道既苦又涩。多见于夏、秋季制作的大叶种绿茶。
17. 青涩:味生青,涩而不醇。常用于杀青不透的夏、秋季绿茶。
18. 苦味:味苦似黄莲。被真菌危害的病叶。如白星病或赤星病叶片制成的茶带苦味;个别品种的茶叶滋味也具有苦味的特性,用紫色芽叶加工的茶叶,因花青素含量高,也易出现苦味。
19. 味鲜:味道鲜美,茶汤香味协调。多见于高档绿茶。
20. 熟味:茶味缺乏鲜爽感,熟闷不快。多见于失风受潮的名优绿茶。
21. 火味:干燥工序中锅温或烘温太高,使茶叶中部分有机物转化而产生似炒熟的黄豆味。
22. 辛涩:茶味浓涩不醇,仅具单一的薄涩刺激性。多见于夏、秋季的下档绿茶。
23. 粗涩:滋味粗青涩口。多用于夏、秋季的低档茶。
总之,形容茶叶的口感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口感、香气、滋味等方面,同时结合具体茶叶的特点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