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茶饮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制造工艺中,茶毫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那么,茶毫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茶毫,来源于茶树,是茶叶(鲜叶)背面表皮细胞向外突出的单细胞覆盖物。茶树为了适应环境,会缩小叶片,并在顶芽以及叶片上
茶树的缩小叶片和生出毫毛的原理,与很多毛茸茸的动物类似,对维持体温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因素有很大关系。而这些茸毛,主要着生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丰富的化学成分,其基部有能够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因此茸毛多的幼嫩芽叶,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
茶叶茸毛的分布情况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同一棵树上,茸毛的分布以芽上最多,其次为幼叶,再次为嫩叶。随着叶片逐渐成熟,茸毛渐渐变得稀而短。因此,茸毛以芽最密,这也是为什么春季芽叶上的茸毛较多,而夏秋季较少的原因。
虽然并非所有茶叶都有茶毫,但茶毫的多少和分布情况,还是能反映茶叶的品质和工艺。例如,白毫银针独有的茸毛会凸现其毫香,而碧螺春的茸毛则会突出茶叶的鲜爽滋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茶毫是茶叶细嫩、品质优良的标志之一,它的存在使得茶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