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秀丽的江西省赣州市,有一群勤劳勇敢的茶农,他们一边采茶一边唱着欢快的茶灯歌,这种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逐渐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一种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它以九龙茶灯为基
赣南采茶戏的表演形式独特,其中“三绝”和“丑行当家”是它的一大特色。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的特色除了音乐外,还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三绝”,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此外,“丑行当家”的表演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喜剧。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赣南采茶戏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奖项。
赣南采茶戏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展现了当地茶农们的智慧和生活状态,体现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通过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茶农们传递了相互的情感和信息,缓解了劳作的辛苦,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