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这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其起源和发展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根据传说,茶叶的发明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达摩和陆羽三种说法。下面我们来逐一了解这三种说法的侧重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人们对茶的认知。
1. 神农说
神农说是中国传说中发明
2. 达摩说
达摩说是一个关于禅宗和茶叶的故事。达摩是印度王子,来到中国宣扬佛法,并立志九年不眠,日夜修炼。在修行到第五年的时候,达摩有一天不小心睡着了,醒来后十分懊恼,一气之下把自己的眼睛割了下来,扔到地上。地上竟长出了茶树,之后,达摩犯困就会吃茶树叶,瞌睡就没有了。在日本包括印度,都一度认为茶树是这么来的。
3. 陆羽说
陆羽说是关于唐朝陆羽撰写《茶经》的故事。据传,陆羽是茶的缔造者。在唐朝以前,茶的身份一直不明朗,人们食用茶时会添加各种东西,例如盐、胡椒、姜、桂皮等。到了唐朝,喝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把茶当作菜吃、当药用的现象少了。陆羽在758年撰写《茶经》,这本书使茶真正成为茶,把茶的饮用功能固定化,把食用功能、药用功能弱化了。
总结:三种说法的侧重点不同,也代表了人类对茶认识的不同阶段。茶叶的发明史实际上是树叶的发明史。无论是神农说、达摩说还是陆羽说,都强调了茶的药用价值,而陆羽的《茶经》则将茶的饮用功能固定化,使得茶成为一种仪式性的形态。